推进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发挥浦东引领作用
2021. 8. 9
推进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发挥浦东引领作用

7月28日上午举行的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扩大)上,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就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的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考虑做了介绍与报告。
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赋予上海新的重大历史使命,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引领全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重中之重的工作。浦东的发展与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紧密相连,30多年来,浦东一直走在改革开放前列,诞生了第一个金融贸易区、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等多个“全国第一”,是我国改革开放最生动的实践写照。此次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浦东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充分展示了浦东过去的成功密码,更强调了浦东未来继续发挥引领作用的任务。
推进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要紧扣重点任务。主要是“两特四区一中心一样板一保障”。
“两特”,就是在浦东全域打造特殊经济功能区、建设高质量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特殊经济功能区是指国家为了发展宏观经济划出的一块区域,给予相应的税收、法律、监管等优惠政策,从而达到促进工业制造、吸引外商投资、增加出口等目的。世界银行发布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发展报告》中将特殊经济功能区分为六类,分别为:(1)自由贸易区(2)出口加工区(3)企业区(4)自由港(5)单一工厂出口加工区(6)特殊功能区,即以上各类区域的复合体。2019年增设的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定位即是复合全部区域功能特殊经济功能区。此次将特殊经济区从自贸区新片区扩大到了浦东全域,意味着浦东将集聚改革开放以来所有的特殊经济功能,再把这些特殊经济功能在浦东全域进行基层改革,扩大其综合效应,起到示范和引领的作用。
“四区”,就是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核心区,做强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洋山深水港区等功能载体。
“一中心”,就是建设国际消费中心,重点要在放宽高端服务外资准入限制、促进免税店发展、推动消费新业态提速等方面下功夫。《意见》首次以国家文件将浦东定位为“国际消费中心”,是上海“五个中心”核心区之外的又一国家级新定位。浦东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将采取一系列举措,主要在“五个新”上下功夫:一是新主体,引进具有链接国内国际市场能力的市场主体和专业机构。二是新平台,打造进口消费品集散平台。以外高桥国家级进口贸易创新示范区,形成消费品进口、保税仓储、分拨配送、展示销售、零售推广及售后服务等于一体的服务链。三是新地标,打造世界级地标商圈。把小陆家嘴商圈打造成世界级地标商圈,打造以太古里为代表的前滩、比斯特购物村、佛罗伦萨等特色商业。四是新消费,发展首店首发经济。目前为止,浦东已经引进300多家首店,如国金中心自开业以来已经集聚品牌200多个,其中近1/3的品牌在引进时是品牌首店。五是新环境,比如盒马鲜生的诞生,它融合了餐饮、超市和网络订餐的新业态的办证和监管,于2016年在浦东金桥国际广场开出首店。后来浦东又诞生了叮咚、清美等新零售品牌。
“一样板”,就是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治理样板。一是不断提高治理的智能化水平。前期,浦东已经在经济治理、社会治理、城市治理领域分别建设了三个智能治理平台,开发了一批实战化的智能应用场景。去年底以来,浦东探索推进三大治理整合,把同一类对象管理向一个应用场景集成。市委市政府对此予高度肯定,要求全市复制推广。二是持续夯实基层基础。坚持资源下沉、力量下放,以推进“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目前,重点建设居村联勤联动站,把公安、城管、市场监管等力量下沉到居村并进行有效整合,发现问题后直接由居村调配条线资源进行处置,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的感知力、管控力和处置力。三是全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十四五”期间将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始终坚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比如在小陆家嘴寸土寸金的核心区域建浦东美术馆、在世博地区拿出近2平方公里建世博文化公园。始终坚持让群众享受更多优质服务,包括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
“一保障”,就是建立完善与支持浦东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相适应的法治保障体系。今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关于授权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浦东新区法规的决定》,这是建立完善与支持浦东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相适应的法治保障体系的重大决定,是推动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重要举措。多年来,浦东新区大胆试、大胆闯,始终坚持“重大改革于法有据”。但随着环境不断变化,其发展改革也面临全新问题。以临港新片区为例,从知识产权发展、跨境数据流通到国际通用规则对接,无不涉及到更深层次的法制供给。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上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浦东新区法规后,从金融创新、服务贸易到口岸便利,这些曾面临瓶颈障碍的领域均迎来了更广阔的探索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