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情况
2023. 7. 21
全国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情况

日期:2023-07-03
来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7月3日,人社部官网发布了全国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情况(截至2023年7月1日)。截止目前,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更新为2690元,仍为全国最高。根据新闻报道,今年已有8个省份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在100元到410元之间,小时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在1元到3元之间。调整后,有15个省份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超过2000元,比去年多了3个。
这些地区分别是上海(2690元)、北京(2320元)、广东(2300元,其中深圳2360元)、江苏(2280元)、浙江(2280元)、河北(2200元)、天津(2180元)、山东(2100元)、四川(2100元)、重庆(2100元)、安徽(2060元)、福建(2030元)、湖北(2010元)、河南(2000元)、陕西(2160元)。
根据《最低工资规定》,最低工资标准一般采取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的形式。月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北京的月最低工资标准“含金量”更高,因为这两个地区的月最低工资标准不含劳动者个人依法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由用人单位另行缴纳。根据《最低工资规定》,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但由于疫情的影响,2022年中这两个地方均表示最低工资标准不调整。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变化,经济形势逐渐企稳向好,不少地方纷纷开启了最低工资的上调工作。
目前,上海的月最低工资标准位居全国第一。从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看,目前北京以25.3元的标准为全国最高,同样,在今年4月1日人社部公布的相关数据中,北京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即为全国首位。
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对保障和改善低收入工薪劳动者及其赡养人口的基本生活非常重要,同时也会带动其他岗位工资水平、加班工资计算基数等提高。一些与最低工资标准挂钩的待遇也会随着最低工资标准的上涨而提高,包括失业保险金、医疗期内的病假工资、试用期的工资以及单位停工、停业等情况下职工的基本生活费,等等。

